用戶室內的溫度控制是通過散熱器恒溫控制閥來實現的。散熱器恒溫控制閥是由恒溫控制器、流量調節閥以及一對連接件組成,其中恒溫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傳感器單元,即溫包。溫包可以感應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產生體積變化,帶動調節閥閥芯產生位移,進而調節散熱器的水量來改變散熱器的散熱量。
溫控閥在某開度下的流量與全開流量之比G/Gmax稱為相對流量;溫控閥在某開度下的行程與全行程之比l稱為相對行程。相對行程和相對流量間的關系稱為溫控閥的流量特性,即:G/Gmax=f(l)。它們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線性特性、快開特性、等百分比特性、拋物線特性等幾種特性曲線。
對散熱器而言,從水利穩定性和熱力是調度角度講,散熱量與流量的關系表現為一簇上拋的曲線,隨著流量G的增加,散熱量Q逐漸趨于飽和。為使系統具有良好的調節特性,易于采用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調節閥以補償散熱器自身非線性的影響(1)。
閥權度對調節特性的影響??烧{比R為溫控閥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與最小流量之比:
R=Gmax/Gmin
Gmax為溫控閥全開時的流量,也可看作是散熱器的設計流量;Gmin則隨溫控閥閥權度大小而變化。在散熱器系統中,由于溫控閥與散熱器為串聯,故可調節比R與閥權度的關系為:R=Rmax (2)
以某型號的溫控閥和散熱器為例,散熱器的流通能力為5m3/h,溫控閥的閥權度為88%,實際可調比為28,對應的流量可調節范圍100%-4%。散熱器在不同進出口溫差下散熱量的實際可調節范圍見表。
進出口溫度差(℃) | 25 | 20 | 15 | 10 | 5 |
可調節范圍(%) | 100~11.6 | 100~13.5 | 100~16.1 | 100~20.2 | 100~28 |
由表可知,當散熱器進出口溫差較小時,散熱量的實際可調節范圍也見小。但散熱器進出口溫差小于10℃時,溫控閥的最小可調節散熱量約為標準散熱量的20%,溫控閥的有效工作范圍減小。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溫控閥的高阻力是由散熱器的調節特性決定的,設計時必須考慮溫控閥的這一特性,以免出現資用壓力不夠的情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溫控閥的構造及工作原理的全部內容,如果大家還對相關的內容感興趣,請持續關注山東威克多閥門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標題:溫控閥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地址:http://www.ligthboard.com/news/gongsixinwen/170.html
以下相關文章是否符合您的胃口